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

旅行的意義(上)

我的旅遊資歷快滿二十年,是的,我今年將滿廿一,而第一次出門還未滿兩歲。家父很愛旅遊,托他的福,這些年我算遊歷過不少地方。雖然我只是個標準觀光客,但是依然有看到世界很多有趣的地方,有時會覺「世界之大,無奇不有」,有時頓悟「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」,很多時旅行就是帶你走向未知。

旅行的意義在於旅行本身
如果有很多事「你第時大個就會明」,那麼旅行的意義「你去到就會明」。

到過美國,知道《Super size me》中那杯汽水到底有多巨型,是爸媽和六歲的我接力共飲都無法完成的;會問「為甚麼迪士尼的唐老鴨在星光大道也有掌印?」它是虛構的,但怎麼可以找只鴨就冒充它打手印;了解甚麼是「American dream」,假設沒有看過奧巴馬的演說。(no offense,他的演說很有魅力,用詞簡潔精煉且很能帶動群眾情緒,比香港那些言之無物的官員好上很多。)

到過澳洲,知道甚麼叫自然之美,也知道甚麼叫「in the middle of nowhere」,即荒山野嶺、鳥不生蛋的地方;嗅到「you are what you eat」,樹熊有種類似香草精油的味,而袋鼠,唔,是臭的;一點點像藍色LED燈的藍光蟲。

到過馬爾代夫,才肯定discovery channel拍到那些成千上萬的魚兒是真實存在的,就在腳下;看到一隻變色龍用相機拍下,回家發現一幀相片中有三隻之多;旁觀壁虎聊天,原來壁虎是以尾巴拍打牆壁發出「摩斯密碼」來溝通。

Museums, they exhibit stories, histories, arts, pieces of lives and pieces of the world. 

我看到希特拉何等殘忍,打著美麗的共產主義旗號,以別緻的玩具房屋為願景替人民洗
腦,那不是在玩森林家族,是在給人民幻影,是堂而皇之地塗炭生靈。一張張人民生命結束前的照片掛在牆上,有老有嫩。他們的臉沒有哀愁,卻也不見喜悅,沒有,甚麼都沒有,甚麼都看不見,無法知道他們前一刻在做甚麼,而他們的眼裏,我只知道我看不到將來,隨之而襲來的是無力感。

我看過巴洛克、洛可可、維多利亞時期和近代的藝術,連藝術館和博物館本身的是藝術。圓拱頂上的畫作和雕刻,原來那牆角的浮雕是畫的,幾百年前已經有人手畫的3D,堪稱神乎奇技。維也納一位女皇,Maria Teresa,對Mozart十分喜愛,甚至要宮廷畫家將Mozart畫入一幅皇室聽音樂會的畫中,事實是當時Mozart還沒入宮,所以根本沒有出席該音樂會,可以說是女皇要求將其「key」上去,可否稱得上是早期的photoshop?

每到一個地方,對世界的了解便多一些,對世界的崇拜又多一些。不知道視野有否擴闊,不知道世界觀有否拓展,但世界的「未知」之於我,就像一本翻不完的故事結集,很有趣,而拜訪這些未知又成為我人生故事中的一些有趣事,只能說:「世事既野有時真係好奇妙!」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